自己的身體就是精舍
要好好的修正身、口、意
等到自己穩定
有福報、智慧之後
行有餘力
再做回饋─
「我自度已 當度眾生」
自己的身體就是精舍
要好好的修正身、口、意
等到自己穩定
有福報、智慧之後
行有餘力
再做回饋─
「我自度已 當度眾生」
一個修行人必然是見行一致的
因為他不斷地去實踐已知的真理
一個修行人也必然見行一致
因他所說法都是自己的體驗
從宗出教
有沒有吃飯看臉色
有沒有修行看表情
(因為快樂與憂愁都是寫在臉上的)
所謂修行之「進境」
逕直言之
只是不斷地發現、改進一己之缺點而已
唯有認識自己的人才會更了解別人
亦唯有含辛茹苦克服自身惡習的人
才會倍加地去疼惜及體諒身旁周遭的人
行蘊產生意志、願力(行蘊無常)
修行是心領神會的事
說「我要......」
都是用行蘊在修行
沒辦法解決問題
當一個人精進一段時間之後
他需要放肆、放鬆一些
這時的放肆、放鬆是為了讓他持續的精進
因此也算是精進用功的方法
人離開人品、德行
哪裏有道可修
修行人全部的生命就是修行
最沒有修行是最高的修行
最沒有見解是最高的見解
最沒有事情是最高的慈悲
只要從別人的一席話受益
就是他的學生
修行人應該有這樣的心情